2008年行業面臨結構性大洗牌。全球經濟環境對出口影響進一步顯現,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帶來的成本和用工方面的連鎖反應,人民幣升值壓力進一步加大等等因素,中小企業生存環境更加嚴峻。同時,大企業通過產品結構升級、產業資源重組、梯度轉移、品牌創新、渠道多元化、擴大融資等手段化解危機,取得企業的全面升級和發展。產業資源爭奪將更為激烈。國內市場成為眾企業力拓的焦點,國內市場升級伴隨國內市場競爭升級,國內市場2008年的表現必將異常精彩。內陸地區成為產業發展新亮點,產業規模和市場規模都將進一步擴大,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的產業分工進一步明晰。在2008年產業調整期內,產業規模和生產規模不會有較快增長,而更多的優勢企業將脫穎而出。
一、“二放二收”改變傳統產業,“二放”顯理性“二收”防沖動
(一)發展環境促成行業“二收”
一收產業規模;二收產量規模。
經過2007年較為明顯的淘汰更新,服裝行業企業總數量已經不像前幾年那樣快速增長,而是總體保持不變。在沒有市場新的增長點出現的情況下,國內生產規模不會一再擴大。企業的進入和退出在市場需求和資源供給等作用下較以往更加審慎,企業對于擴張會更加理性。新勞動合同法實施直接拉動人力成本上漲并加大用工難度,無形中也將抑制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擴大。另外,2008年,在全球經濟環境對出口影響進一步顯現,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帶來的成本和用工方面的連鎖反應,人民幣升值壓力進一步加大等諸多因素影響下,中小企業生存環境更加嚴峻,中小企業關停現象仍將在一定時期內延續,外資企業撤離現象也不會就此止步,行業洗牌現象加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已經不適合擴大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產業梯度轉移將加速進行,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的產業分工進一步明晰。
“數量增長”時代已經基本結束。我國服裝市場升級對產品供給數量的要求大大降低,大多數企業已經從產品
營銷,即:生產出大量庫存在批發市場中等待
業務的模式,轉向商品
營銷,即:按照市場需求和訂單需求具有較強計劃性地安排生產和
業務,個別企業例如:白領,已經走向文化
營銷,即:強調產品的形象、品味口碑和附加值,而數量要求反而下降。服裝行業不會出現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末期到本世紀初期出現的“大爆發”現象。出口數量在國際需求、國內經濟以及產業發展和變革的合力作用下也不會出現“釋放”現象。因此,2008年我國服裝行業生產也將呈現收斂化趨勢。
(二)行業突圍“二放”勢在必行
一放渠道網絡;二放資本鏈。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品牌競爭仍將持續,企業在一線城市、省會和重點城市進行自營專賣店、商場自營專柜等投放的資金力度將會加大。但在這一領域部分品牌已經占有較穩定的市場地位,并且在這個市場層面上,海外品牌和外資企業更具競爭優勢,因此,國內品牌必須進行渠道的縱深延伸,二三線城市甚至農村鄉鎮將成為大眾化品牌渠道拓展的主要戰場。針對城鎮、農村消費的商業形態也將應運而生。
資本在未來企業乃至產業發展過程中起到越來越巨大的作用。在這個行業拐點之上,企業發展“不進則退”,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不斷創新升級,企業升級需要資金,在銀行信貸對紡織服裝業從緊政策影響下,企業只有另辟蹊徑,企業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的融資行為將比以往更加普遍。在這個階段要防止“過熱”傾向,應在市場需求客觀條件下、在企業能夠承擔的義務和風險能力范圍內謀求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二、國內市場成為企業主戰區,價值創新考驗品牌生命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規模以上企業統計顯示,近年來我國服裝行業出口交貨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態勢,2007年,該比重已降至41.33%,5年內下降了10個百分點,內需增長已經超過了外貿增長速度,國內需求成為拉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國內市場也逐漸成為服裝企業的主要戰場。海外品牌從奢侈品牌到大眾品牌、從零售連鎖到自營專賣,在2008年必將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攻勢。國內品牌間、國內品牌與國際品牌將展開激烈的市場爭奪戰。渠道網絡的擴張、物流體系的完善、品牌推廣的策略等方面都將有推陳出新的舉措。在市場價格相對穩定而供貨成本不斷攀升的矛盾下、在市場供給相對飽和與有效供給相對不足的矛盾下,價值創新成為品牌生命力的一大支柱。
三、“資本”走向臺前,“整合時代”來臨
服裝企業競爭從“單打獨斗”到“合作雙贏”,在積累了成功和失敗的
經驗后,企業意識到依靠自身力量和通過某些不穩定紐帶維系的合作都不能維持企業的持久健康發展,惟有實質性的“整合”,將產業資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2008年開始,服裝行業將迎來一個品牌與品牌、企業與品牌、企業與上下游產業企業間的全面整合時代。新一輪行業洗牌的一大特征也體現在一批企業被淘汰的同時,一批企業被其他企業甚至外行業企業資本整合。在這個時期,服裝企業整合下游商業企業或將成為行業創新的亮點。
四、與國際資源融合,產業攀上新境界
所謂利用國際資源不是單純的走出去,也不是單純的請進來,通過資本聯姻達到與國際資源的合二為一將達到對國際資源最為有效的利用。2008年元月,雅戈爾集團以1.2億美元收購美國KWD的全資子公司Kellwood Asia Limited持有的SMART 100%股權,和KWD持有的香港新馬服飾100%股權,不論此事件是否能夠拉開中國服裝企業與海外服裝企業相互整合的帷幕,可以借此預見國際間產業資源的流動和融合必將加速。未來10年,中國將誕生若干真正意義的跨國集團。
2008年,行業發展仍然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和不利因素,伴隨著行業洗牌,行業也將更加優化。在“適者生存”的法則下,行業企業自然淘汰速度加快,企業間兩極分化現象加劇,為求生存再求發展,企業將更多地運用先進有效的經營機制提高企業和品牌的國際競爭力,更多地采用先進技術、營銷管理手段提升企業內力,將更多地利用不同金融手段來維護企業的資金鏈充沛暢通,將更多地使用法律武器來維護企業乃至行業發展良好環境。逆境中,2008年中國服裝行業將迅速成熟起來,開創服裝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紀元。